找到相关内容125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如本法师答:有些畜牲人见之会生欢喜心,有些畜牲人见之生厌恶心,是何原因?

    欢喜,相处自然,自始至终愉悦,何以如此呢?因为你我都互相结过好缘分,不论过去生或现生故。   同样的理由,假使你看到我会生厌恶,不喜欢与我见面或相处,在一起总觉得不太对劲,有说不出的厌离心,心里还是...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512612544.html
  • 美女与零食(二)

      恋爱零食   研究表明,情绪低落时吃甜的会有幸福的感觉。不管是白巧克力还是黑巧克力,据说不但有愉悦身心及美容之效,还能让女人产生如谈情说爱时一样的体内反应。于是,那甜甜的味道与涩涩的口感都在女人的生活中占据要职。每年的情人节便是其大行其道之时,女人的温婉柔情成全了那些巧克力店。   经典回放   看着情人手捧玫瑰和巧克力,哪个女人能拒绝此般浓情蜜意,小女人接过它粉面含羞、...

    佚名

    |素食|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2484414324.html
  • 素食文化不简单

    对动物的关爱,维护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理念。有的吃素者说,吃素能体验到摆脱了都市的喧嚣和欲望的愉悦。 ...

    佚名

    |素食|

    http://www.fjdh.cn/wumin/2007/10/12512414340.html
  • 无忧树下诞生的佛陀

    菩萨,自然清净,像是五彩光中的净琉璃,澄澈光明。而摩耶夫人,一点也没有怀胎的不适与疲累,反而更显得清朗愉悦,身口意业清净调柔。  经过十月的等待,夫人乘着轿子,即将回娘家待产。旅途中经过蓝毘尼园,晨曦中...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9/03/19374417081.html
  • 天宁宝塔藏宝让数千常州市民大开眼界

    孩子学着阳湖拳,观音苑里,老人们打着太极,广场上人们饶有兴趣地观看着《大唐西域记》,人们闲庭信步,放下了白天的疲惫、紧张和不开心,收获了轻松、自在和愉悦。...

    佚名

    |宝塔|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7/09314026095.html
  • 何谓佛教孝道月?

    王菩萨的度化地狱众生的愿力,也藉由诵经功德回向给过往的亲人。   明末莲池大师曾经说过,一般的甘旨奉养,使父母免于饥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宗亲趋向正信,远离烦恼...

    佚名

    |孝道|佛教|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8/10403127573.html
  • 佛光缘美术馆西来馆 意土陶艺创作展开展

    作品完成之际,那自由的愉悦自然引领著另一个突破与创新历程。他表示,「杭廷顿图书馆花园的一草一木,也都是我创作的灵感来源。」   他的创作范畴呈现多元多样,从一般兼具实用性的杯、碗之外,更含括了动物...

    佚名

    |创作展|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0/08263530134.html
  • 忆念圣严法师 泰国华宗大尊长仁得长老来访

    得长老,自然流露出对于这位现年74岁,在泰国致力于弘传大乘佛教的高僧的一份敬重。在搭配着实体环境及解说法鼓山理念的过程中,个性率真的仁得长老神情显得相当愉悦。当来到彩画圣严法师行脚故事的“法鼓礼赞图”...

    佚名

    |两岸|台湾佛教|圣严法师|僧伽交流|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4/12340237964.html
  • 倾听潮音

    与其视所有由众生及无生命的事物所引起的伤害为苦,不如养成一种习惯,将所有这些苦视为正面、有利的因素,使自己安乐的因素。先尝试将小伤害视为有利的,逐渐习惯后,就能将严重的困难视为好的,甚至是愉悦的,安乐的必要条件。最终将能把所有干扰自己的事视为不可或缺的。 将困难情境视为有害且不如意是很平常的,而你却能将它视为是使自己安乐的极大助益。转念的修持并非要去止息困难,而是要使自己能运用所经历的困难,...

    梭巴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2244887.html
  • 修行念处的成果

    就是四念处。』」  世尊如此开示之后,诸比丘对世尊的话感到愉悦与欢喜。  佛陀在本经中所说的七天至七年时限乃是针对五根力量中等之人而言;若是慧根敏锐之人,例如舍利弗尊者那位金匠出身的弟子,则能于早上听闻...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749349.html